2023年3月10日,初春料峭,院工作群的头像开始闪烁,是一则喜报:张飞同志在全市优秀公诉人知识竞赛中荣获“全市十佳公诉人”称号。坐在返程车里的张飞,用手机拍下奖杯和奖牌,在朋友圈编辑了这样一句话:原来,只要努力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,成长和积累都在一次次不经意之中。
也是这样一个乍暖还寒的天气,2021年张飞正式来到监利市检察院第一检察部。陌生的环境,生疏的工作,与初次接触公诉的兴奋情绪不断冲撞,张飞跟随着第一个师傅——资深检察官湛科长,开启了两年的检察辅助工作。
工作不会一帆风顺,困难是每一个新人的必经门槛。入职后,张飞一边熟悉案件办理程序,一边学习吸收实务经验,慢慢地熟悉了这些工作。不久后,他参加了监利市公务员集中培训,每天培训完要赶回来整理案卷,从打印案件材料到标记页码、梳理目录、装订成册,经常弄的手忙脚乱,有的以为整理好了,结果又要重新拆开进行整改。但不管困难有多少,湛科长和同事们总是会给予指导和关心,耐心地告诉他如何整理或者需要哪些材料,并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他,这也成为了张飞克服困难的动力。
在全市优秀公诉人知识竞赛开始前,张飞陷入了迷茫:两年刑检工作,写了十几篇典型案例和调研文章,但是却什么成绩也没有取得,自己真的进步了吗?当站在全市公诉人竞赛舞台的那一刻,张飞得到了答案,每道题目都似曾相识,每道题目都有内容想要表达,两年的办案实践、写作经验都成为了自身厚积薄发的力量,与此同时,论文和典型案例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。原来自己真的在进步。
“那种可以明显感觉到自己在进步的状态真的很让人着迷。”张飞一边说道,一边打开手机翻出了自己第一次参加青年干警案例讨论会的照片。他说,对自己成长有很大帮助的,还有各种青年干警案例讨论会,记得第一次参加的时候紧张了许久,从分析案例到撰写发言稿,都与各个同事一起讨论、一起分析。在那次案例研讨会上,张飞的发言也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掌声。
“现在我是一名检察官助理,也许以后能成为一名检察官,但如何做一名合格的、优秀的公诉人,是一辈子的课题。”张飞讲述了自己这个想法的来源。那是一个危险驾驶案件,因为这个案件的起诉书事实认定中的一个词,张飞和湛科长、同事高哥讨论了很久,而湛科长说了一句让他记忆尤为深刻的话:起诉书中的每一个字、每一个词,都必须有证据作为支撑。“从那时起我就明白,‘公诉人’前面的修饰词,比如‘合格’‘优秀’,是更难也更值得去磨练追求的。”
苔花如米小,也学牡丹开。竞赛已经结束,求知永远在路上,张飞在继续朝着优秀公诉人的方向前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