色彩风格

承包农田竟为非法采砂 26余亩良田遭“三级破坏”

【字号:    】        时间:2025-06-20      

  中稻插秧正忙,湖北监利红城乡某村的水田间,插秧机轰鸣作业,新绿的秧苗成行成列。2025年6月5日,检察官再次来到这片曾经满目疮痍的土地,看到那26余亩曾因非法采砂遭受“三级破坏”的良田,已重现盎然生机。

  这片土地的涅槃重生,源自一份聚焦农用地保护的检察建议与扎实整改。时间回溯,这里曾上演了一出令人痛心的“承包农田竟为非法采砂”的戏码。

  非法采砂,良田遭劫

  2019年,王某承包了湖北省监利市红城乡某村约60亩农用地,在未经批准、未取得采矿许可证的情况下,于2019年、2021年两次擅自采挖青砂,均被相关部门制止并处罚。然而,利欲熏心的王某并未收手。2022年上半年,他与毛某合谋,约定由毛某在该地块非法采挖青砂,并按每吨10元向王某支付费用。截至2023年5月,毛某非法销售青砂1300余吨,获利72967元,并向王某支付约13000元。

  经专业机构估算、鉴定,现场堆积及已销售青砂总计达5000余吨,价值约26.58万元。更严重的是,王某、毛某的采盗行为导致26.54亩耕地被严重挖损,耕地种植条件已构成三级破坏。

  2023年8月5日,公安机关对王某、毛某涉嫌非法占用农用地罪、非法采矿罪一案立案侦查。案件于2024年5月15日移送至监利市检察院审查起诉。

  严格审查,精准打击

  办案检察官没有局限于案卷材料,而是深入案发地红城乡某村实地走访,向出租土地的村民了解情况,查清了嫌疑人承租土地的真实目的就是挖砂采矿。为确保案件质量,检察院向公安机关发出详尽的侦查提纲,要求核实涉案土地规划情况,特别是对基本农田套合图及“三区三线”进行具体说明。

  对于涉案矿产品的数量和价值认定这一关键点,检察机关委托专业机构,对现场堆放的非法开采矿产品进行测算评估,对已销售的矿产品,则通过收集过磅单、销售凭证等证据锁定其数量及价值,确保证据链完整、事实清楚。

  2024年8月9日,监利市检察院以王某涉嫌非法占用农用地罪、毛某某涉嫌非法采矿罪向法院提起公诉。法院经审理,于同年9月2日作出判决:以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判处王某有期徒刑一年,并处罚金三十万元;以非法采矿罪判处毛某某有期徒刑八个月,并处罚金八万元。

  延伸治理,良田新生

 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,关系国家生态和粮食安全。监利市检察院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,针对办案中暴露出的监利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、红城乡政府在农用地保护监管方面存在的漏洞,分别于2024年7月25日、2024年10月30日,依法制发了检察建议,督促其加大执法力度,严厉打击非法占地采矿行为,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,强化部门协作配合,并深化耕地保护法规宣传。

  检察建议得到了被建议单位的高度重视和全盘采纳。监利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积极整改,2024年以来已立案查处非法占地案件12起,结案3起,同时建立横向联系机制,加强了宣传和打击力度。红城乡政府则明确了监管职责,建立二级巡查和问责机制,组织专班进村宣讲政策法规,警示非法取土危害,并迅速组织机械和人力,耗时10天对本案中遭严重破坏的26.54亩耕地进行了平整修复。

  如今,该地块已完全恢复耕种条件,并交还农民使用。机器的轰鸣与秧苗的新绿,承载着新的丰收希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