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份荣誉不仅是肯定,更是责任!今后我们会继续把强制报告制度记在心上、落在行动上。”拿到荣誉证书的监利市某学校教师感慨道。6月25日,监利市教育局向监利市检察院回复了一份特殊答卷——既带着对3名教师的表扬通报,也附着重整一新的强制报告制度落实整改方案。
强制报告制度是未成年人保护的“第一道防线”,防线的牢固与否,离不开每一个责任主体的认真履职。2025年2月,监利市检察院在办理一起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时发现:辖区内某学校教师发现学生遭受侵害后,未按规定及时履行强制报告义务,甚至存在干扰司法办案的情况。这一问题暴露出部分教育从业人员对强制报告制度认识不足、执行不力,成为未成年人保护链条上的薄弱环节。
针对这一突出问题,2025年5月19日,监利市检察院精准制发检察建议书,向市教育局明确提出三大整改方向:一是督促辖区内所有学校、教育机构严格落实强制报告制度,对违规行为依法追责;二是全面开展自查整改,摸清制度落实中的死角;三是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,打通信息共享中的堵点。
在精准纠治漏洞的同时,未检干警也在细心捕捉着履职尽责的温暖行动。
该院在排查今年以来受理的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时发现,辖区内3名教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教育者的担当:他们察觉到学生情绪低落、行为异常后,没有袖手旁观,而是耐心询问、细致排查,在确认学生可能遭受侵害后,第一时间严格按照强制报告程序,同步告知家长和相关部门。正是这关键一步,让相关部门得以迅速介入,及时制止了侵害行为蔓延。
“对履职者的肯定,就是对更多人的激励。”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、国家监察委员会、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《关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意见(试行)》中关于“对履行报告义务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扬”的规定,监利市检察院在送达检察建议书的同时,同步向教育局发出表扬建议函,建议表扬3名教师和所在学校在保护学生权益中的突出表现。
检察建议有力度,表扬建议函有温度,教育部门的回应更见实效。收到两份文书后,监利市教育局迅速行动:一方面为3名教师举行表扬仪式、颁发荣誉证书;另一方面针对检察建议直指的问题靶向整改——制定《监利市教育系统强制报告实施细则》,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明晰在何种状态下该如何行动;成立专项检查组,对全市中小学、幼儿园进行逐一排查,让漏洞无处藏身;与检察、公安、卫健等部门建立协作机制,让信息共享、联动处置更高效。
从问题发现到精准施策,从表扬先进到制度完善,监利检察以“正反双向发力”的工作思路,让强制报告制度从纸上规定变成行动自觉。如今,在监利市的校园里,“发现即报告、报告即处置”的保护网越织越密,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成为未成年人的“第一守护人”,用法治力量为孩子们撑起晴朗天空。